中庭地白樹棲鴉,冷露無聲濕桂花。今夜月明人盡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。八月十五,秋已過半,是為中秋。
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,中秋時節,天高氣爽,月朗中天,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機。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,因此,又稱八月十五為“團圓節”。
一個“寄托相思,親人團圓”的傳統節日,一年年的輪回,一代代的傳承。中秋節以月圓喻團圓,寄托了思念故鄉,思念親人的美好情感,成為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。自2008年起,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。
中秋節由來
中秋節,又稱月夕、秋節、仲秋節、八月節、八月會、追月節、玩月節、拜月節、女兒節,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。
關于中秋節的由來,說法較多。“中秋”一詞,最早見于《周禮》。《禮記·月令》上說:“仲秋之月養衰老,行糜粥飲食。”
一直到了唐代,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。《唐書·太宗記》記載有“八月十五中秋節”,盛行于宋朝;至明清時,已與元旦齊名。
中秋,是一個寓意團圓和安康的節日,與端午節、春節、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這天晚上月亮圓滿,象征團圓。無論身在何地,我們都會在這一天,望著同一輪明月,思念著遠方的故鄉和親人。
中秋節習俗
祭月,拜月神
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于魏晉時期,之后每逢中秋,便擺出果品,賞月暢談,把酒問月,慶賀美好的生活。此外,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、拜月的習俗,《禮記》中就記載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,向明月寄托對未來的希冀。
中秋節由來
中秋節,又稱月夕、秋節、仲秋節、八月節、八月會、追月節、玩月節、拜月節、女兒節,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。
關于中秋節的由來,說法較多。“中秋”一詞,最早見于《周禮》。《禮記·月令》上說:“仲秋之月養衰老,行糜粥飲食。”
一直到了唐代,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。《唐書·太宗記》記載有“八月十五中秋節”,盛行于宋朝;至明清時,已與元旦齊名。
中秋,是一個寓意團圓和安康的節日,與端午節、春節、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這天晚上月亮圓滿,象征團圓。無論身在何地,我們都會在這一天,望著同一輪明月,思念著遠方的故鄉和親人。
中秋節習俗
祭月,拜月神
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于魏晉時期,之后每逢中秋,便擺出果品,賞月暢談,把酒問月,慶賀美好的生活。此外,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、拜月的習俗,《禮記》中就記載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,向明月寄托對未來的希冀。
賞月
中秋月圓之夜,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,以月圓預示團圓,寄托情懷,期盼家人團聚。遠在他鄉的游子,也借此表達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。
吃月餅
“八月十五月兒圓,中秋月餅香又甜”。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和土地公的重要祭品,后來變成了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。如今,中秋吃月餅更是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取團圓之義。
猜燈謎
中秋月圓夜,大街小巷張燈結彩,掛著許多燈籠,人們紛紛走上街頭,猜燈籠上寫的謎語。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,也時常促成愛情佳話,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成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。
燃燈
古人有“燃燈”以助月色的風俗。
在湖廣一帶,有用瓦片疊塔,在塔上燃燈的節俗;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。
在近代,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,特別是廣東地區。各家于節前十幾天,就用竹條扎燈籠,作出果品、鳥獸及“慶賀中秋”等字樣,上糊色紙,繪各種顏色。中秋夜燈內燃燭掛于家屋高處,俗稱“樹中秋”或“豎中秋”。
賞桂花,飲桂花酒
人們經常在中秋時節吃月餅、賞桂花,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,以糕點、糖果最為多見。中秋之夜,仰望著月中丹桂,聞著陣陣桂香,喝一杯桂花蜜酒,歡慶合家甜甜蜜蜜,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。
今天,或許人們已經不會拜月亮、寫家書、放水燈,但我們有責任、有義務,守護和傳承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傳統節日的儀式。
中秋之夜,和家人一起吃著月餅,望著天上的月亮;或把酒問月,慶賀美好的生活;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,和家人“千里共嬋娟”。
中秋佳節,共慶團圓,如若不能回家團聚,也別忘了給遠方的親人帶去一份祝福,,送上一份思念。萬年歷專門為大家準備了中秋特別活動,掃描二維碼下載就能參與哦!或者打開手機應用商店,搜索并下載51萬年歷,更多精彩等著你!
萬年歷 | 中秋節寄語
中秋佳節,夜色靜謐祥和,家人團圓和美。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。愿在外奔波的你有人掛念,愿在家中吃團圓飯的你暖心,愿每一年都有今晚皎潔的月色,愿每一年都有美滿的團圓。
時光流逝,斗轉星移,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,又是一年中秋佳節。天上那一輪圓月,寄托了多少人的鄉愁?
中秋最大的意義,被家所承載,團聚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身體走得再遠,靈魂也要回家。在那個地方,總有人在為你祈福,時刻翹首以盼,期待你平安歸來。
中秋佳節,萬年歷祝愿大家節日快樂,闔家團圓,平安喜樂!
北京獵雕偉業起重設備有限公司全體員工恭祝大家中秋快樂、闔家團圓!